瑞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瑞安市2025年一季度“促消费、拓市场、扩投资、稳生产、引人才”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功能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各有关单位:
《瑞安市2025年一季度“促消费、拓市场、扩投资、稳生产、引人才”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瑞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1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瑞安市2025年一季度“促消费、拓市场、
扩投资、稳生产、引人才”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省市委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推动各地各部门抓早抓实2025年各项工作,确保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开门好”“开门稳”,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聚焦“开门好”“开门稳”,突出提信心、攻项目、兴产业、促开放、优环境,重点推进五大行动,推动全市一季度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年目标,确保一季度全市GDP增长6.5%以上,推动全年经济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为“经济大市勇挑大梁”作出应有贡献。
二、主要内容
(一)促消费,旺需求(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主要目标:大力提振消费,推动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限上批发业和零售业销售额分别增长13%和17%,限上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14%和28%。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8.5万平方米以上。
1.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全面承接国家和省级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打好“政府补贴、平台支持、商家让利、百姓受惠”组合拳。聚焦汽车、家电、“3C”、电动自行车等重点领域,贯彻新一轮补贴细则,确保政策落地“快早准”。结合瑞安产业特色,在国家和省级政策允许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充补贴品类,提高补贴标准。对接电商平台,拓展补贴渠道,力争一季度汽车、家电销售增长10%以上。(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局,带*的为牵头单位,以上工作涉及各乡镇〈街道〉和各功能区不一一列出,下同)
2.开展“百场活动旺新年”行动。以“跨年消费季”为主题,全面启动2025年“四季欢乐购·节节促消费”行动,举办“吾悦中国年”、“瑞安年味·福运一周网上年货节”等“2025浙里过大年”促消费系列活动10场以上,发放“云江丰味”地方特色菜消费券100万元。组织瑞安优质农业企业参加温州乡村土特产嘉年华活动,举办供销大集、马屿电商年货节等活动,激活农产品消费市场。举办曹村新春灯会、“高明故里·瑞安有戏2025年新春戏曲周”等“寻年味、品年俗、享年趣”系列活动100场以上。推出“留瑞过大年”文旅系列优惠政策,对留瑞员工及来瑞旅游人员游景区、住酒店和民宿、品瑞安美食实行优惠活动,推动一季度全域接待游客100万人次以上。开展“走商会、促消费”行动,动员本异地商协会在瑞召开年会。举办迎新春羽毛球联谊赛、健身跑等群体性体育活动,市游泳馆推出迎新春体育健身优惠政策,鼓励群众主动参与健身活动。(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等)
3.开展“千房促安居”行动。发动我市房地产企业积极参加温州市的“强城为民 幸福安居2025温州新春好房焕新购”活动, 引导房地产企业利用春节期间在外瑞商、海外华侨返乡契机,加大项目宣传,提供贴心看房、暖心购房服务等形式开展销售活动,提高项目吸引力。对房地产企业提出的优质房源、特价房、尾盘等在售房源调价措施,及时组织会商,加快价格备案进度,以贴近房地产市场实际需求,促进市场交易。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8.5万平方米以上,推动我市房地产市场有序健康发展。(责任单位:市住建局)
4.开展“主体引育双推进”行动。推进商贸项目招引,打造温州大宗总部园、104国道汽车综合体等项目,引进一批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重大商贸项目,一季度招引项目销售额达50亿元以上。持续培优育强商贸主体,做好企业“下转上”培育,千方百计保存量、育增量,一季度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二)拓市场,强开放(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贸促会〉)
主要目标: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确保一季度货物贸易出口占全国份额保持不变,力争增长10%;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长5%以上。
5.开展“拓市场增订单”行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际性重点展会,一季度组织企业200家(次)以上,开展境内外拓市场活动5场以上。举办首届瑞安汽配展,并在同期举办中国汽摩配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国际采购商供需对接会、汽摩配企业“出海”座谈会、主机厂采购经理走进工厂等系列活动。更好发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瑞安调解中心、瑞安市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和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防范化解外贸风险。(责任单位:*市商务局〈贸促会〉、市经信局、市国发集团)
6.开展“攻改革优结构”行动。深化实施跨境电商“小切口”改革,力争一季度跨境电商出口5亿元。持续推动“新三样”、二手车出海,推动全市二手车出口1000辆。建立全市外贸主体培育库,一季度新增外贸实绩企业50家以上,新增外贸回归金额5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海关瑞鳌办事处)
7.开展“强平台提质效”行动。加快培育本土TIR持证人企业,建立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的管理和运营队伍,1月底落地本土TIR持证企业1家。引育TIR卡航专业报关员、物流协调员、合规专家及风险控制专员等,助力TIR货物快速通关。向国际道路运输联盟(IRU)申报TIR资质,推进TIR卡航集结中心落地。依托海关监管场所,更好地发挥便捷报关、高效通关优势,吸引周边货物向我市集聚。(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海关瑞鳌办事处、瑞安江南新区、云周街道)
(三)攻项目,扩投资(牵头单位:市发改局)
主要目标:持续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推动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左右,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6%以上,制造业投资增长16%以上,水利投资、城市更新投资均增长12%以上,能源投资增长10%以上;交通投资完成20亿元以上,房地产投资完成29亿元以上。
8.开展重大项目续建提速攻坚行动。以纳入省“千项万亿”项目为重点,开展一季度“百项千亿”重大项目攻坚行动,多措并举保障春节期间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瑞安联络线等“重大项目不停工”,用足用好省市县“三分”协调机制,聚力突破一批进度滞后的在建重大项目,全力解决制约项目推进的瓶颈问题,重点推进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瑞安联络线、金潮港流域防洪排涝综合治理工程、戈尔德年产100万套/400万支汽车智能悬架系统系列产品生产线及配套供应链建设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一季度“百项千亿”续建项目完成投资60亿元以上,完成年度计划25%以上。(责任单位:*市发改局,项目责任单位)
9.开展重大项目开工破难行动。全力做好一季度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建立新开工重大项目清单,建立涵盖项目谋划、立项审批、用地报批、施工招标、进场施工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机制,全力破解项目落地过程中的瓶颈障碍,力争天瑞年产3000万袋腹膜透析液及1亿瓶/袋大输液生产基地等省“千项万亿”项目提前到3月开工,瑞安市“百项千亿”重点新建项目开工率达35%。(责任单位:*市发改局,项目责任单位)
10.开展重大项目招引行动。以数字赋能做好资源统筹,加速推动总部招引和招商公司市场化改革,全面拓宽多元招商格局,强化新质生产力布局,推动我市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确保签约项目10个以上、计划总投资80亿元以上;力争落地超亿元产业项目12个以上,超10亿元单体制造业项目1个,实际使用外资超2000万美元以上。(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项目责任单位)
(四)稳生产,促增长(牵头单位:市经信局)
主要目标:进一步发挥工业经济“压舱石”作用,推动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力争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4%以上,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0%。
11.开展“企业早复工促增长”行动。提前排摸规上工业企业开复工计划,推动企业早复产早达产,争取正月初十(2月7日)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到80%以上,正月十五(2月12日)达到90%。鼓励重要民生物资企业、流程型连续生产企业、产业链关键配套企业和电力、热力、自来水、天然气等基本生产要素供应企业春节期间不停产。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和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推动节后在建项目尽快复工复产。(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住建局、市发改局、市城市更新中心、市供电局、瑞安水务)
12.开展“千名干部促开工”行动。迭代“六位一体”为企服务体系,力争一季度为企业减负2亿元以上,企业问题化解率超95%。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行动,引导企业科学安排春节期间生产计划,农历年底前各助企服务员至少进企服务一次。指导企业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提高本质安全水平。(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政府办公室〈市“两个健康”办〉、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等)
13.开展“生产要素优供给强保障”行动。抓好春运期间重点物资运输保障工作,引导物流公司提前做好集卡司机等重要岗位人员储备,确保企业节前节后生产不断档、随时可开工。梳理“稳产白名单”企业,在迎峰度冬、降碳减排等工作中优先协调企业合理的生产要素需求。调度混凝土企业产能,保障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需要。(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政府办公室〈市“两个健康”办〉、市发改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工商联、市供电局、瑞安水务)
14.开展“冬春农业稳生产”行动。抓好4万亩油菜、小麦等冬种作物在田管理,做好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保障作物安全越冬。抢抓冬闲有利时机,及时调度早稻种植意向,组织农户有序开展翻耕作业,充分挖掘早稻种植潜力,适宜双季稻栽培区域要积极推进“单改双”,因地制宜发展稻稻麦、稻稻油等“三熟制”,稳定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强化政策引领,争取7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立项、4个省级农业“双强”项目全部开工、省级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开工。做好发展“土特产”大文章,突出传统产业、精而特产业、新兴产业培育,力争10亿级肉鸡全产业链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助推农业产业发展换挡提速。(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五)留员工,引人才(牵头单位:市委人才办、市人力社保局)
主要目标:全力抓好人口高质量发展工作,一季度新增就业3000人以上,新引育35岁以下青年人才4000人以上,开展各类招聘活动30场次以上,推荐申报国省级领军人才20人以上,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青年人才50人以上。
15.开展“新春佳节送温暖”行动。为留瑞外地员工发放各类活动券等,引导群团组织及商会、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送温暖”活动,重点慰问春节期间坚守生产一线的外地员工。鼓励企业通过发放留岗红包、过年礼包等方式,吸引外地员工就地过年,对持有瑞安公安机关签发有效期内《浙江省居住证》且留瑞过年的外地员工,给予5分的新居民积分奖励。推动全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市游泳馆、工人文化宫等面向留瑞外地员工免费预约开放。(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总工会、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市新居民服务中心、市工商联)
16.开展“双线”招聘引才行动。加大招聘岗位开发力度,举办大型新春人才交流会1场、开展精准化高校招聘会3场、春风送岗专场招聘会10场等系列招聘活动,同时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聘平台作用,推动线上招聘常态化,一季度开展双线招聘活动30场以上,新引育35岁以下青年人才4000人以上。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深化劳务输出地对接联系。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等援企稳岗政策,深入开展涉薪纠纷治理冬季行动,推动各类涉薪风险隐患和案件动态清零。(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经信局、市工商联)
17.开展“人才引育强建设”行动。把握好国家、省相关人才计划一季度申报时间节点,加快做好海外博士与我市头部企业对接匹配等服务工作。探索青年“先入住后就业”模式,一季度新筹集建设保租房1000套以上。加快教科人一体贯通,谋划青年来瑞就业创业有关举措。做好人才子女义务教育入学工作,完善人才资格审核等有关工作,提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便利度,促进就读公办学校比例达95%以上。(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市发改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住建局、市人力社保局)
(六)强保障,优服务(牵头单位: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主要目标:全力做好一揽子增量政策在瑞落地落实,力争一季度精准储备地方政府专项债、“两重”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资金需求共185亿元;新增本外币存贷款100亿元以上;完成土地出让面积1600亩以上,出让金40亿元以上。
18.开展要素争取攻坚提效行动。紧盯国家和省级政策导向,对标地方政府专项债、“两重”“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资金等政策要求,聚焦交通、城市地下管网、城市更新、水利、物流等增量资金需求较大领域,强化项目精准谋划与动态储备,力争一季度地方政府专项债、“两重”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精准储备资金需求分别达到65亿元、100亿元、20亿元,加快已获批项目建设及资金使用。全力向上争取置换债券,力争2025年存量非棚改隐债化债任务和棚改到期隐债全额置换。(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财政局)
19.开展“金融赋能”行动。持续深化“金融专员”工作机制和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持续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扩大“无还本续贷”覆盖面,鼓励各银行机构主动推出各类优惠活动,推动金融服务提质增效,力争一季度新增存贷款100亿元以上。动员金融机构积极参加本异地商协会年会,发挥我市金融优势,向在外瑞商推荐金融产品做好服务。用好用足科技创新和设备改造再贷款等政策,对清单内的主体授信超2亿元。(责任单位:*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瑞安金融监管支局)
20.开展“千亩土地保障”行动。全力推进“数据得地”2.0版,强化数据得地项目挖掘和推进,确保一季度数据得地企业供地200亩以上。加大工业用地(用海)保障力度,一季度完成工业用地(用海)出让1000亩以上。有序推进经营性用地做地出让,一季度完成经营性用地出让600亩以上。做好发行土地储备债券收回收购存量建设用地前期工作,推动低效用地提质增效和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一季度消化批而未供土地500亩,低效用地再开发300亩。争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500亩。(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1.开展项目审批提速行动。大力弘扬“店小二”精神,配备项目“一对一管家”,推行部门联动、专人代办,列出建设条件清单,倒排报批时间表,协同项目审批全程帮办代办,强化全周期服务,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到位,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力以赴服务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竣工、快达产,确保完成228国道改扩建工程、六科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及时梳理项目审批等环节遇到的困难问题,第一时间提交省市县“三分”协调机制研究解决。(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政务服务中心等)
三、组织保障
瑞安市2025年一季度“促消费、拓市场、扩投资、稳生产、引人才”行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常务副市长牵头,其他副市长具体分工负责,日常工作由市经济工作综合协调暨督考保障工作专班负责协调,并整合发挥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服务业三大专班作用。各有关部门要围绕“促消费、拓市场、扩投资、稳生产、引人才”行动方案,研究具体操作细则,确保落实落地。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将定期对活动推进情况进行督查、通报,督促各责任单位落实工作职责,加快工作进度。加强宣传引导,借助“天瑞地安”APP、抖音、微信等媒体平台,开展全域宣传推广,多渠道营造浓厚氛围,全面提振市场信心。